中新网北京11月17日电 (记者 应妮)国家图书馆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“文津阅新”第八期(总第十六期)活动“日常的中国:《中国记事(1912—1928)》新书分享会”14日在京举行。
《中国记事(1912—1928)》作者、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王笛与知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,围绕历史书写、影像叙事、日常生活记忆等展开深度对话,探讨如何通过文字与镜头还原真实、生动、充满韧性的中国日常。
新书分享会现场。 国家图书馆供图
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。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——西方人的视角,来观察那一时期中国的政治、社会、文化,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。作者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,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、陆徵祥、顾维钧、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,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。
王笛从历史学角度指出,他的新作大量引用西方外交官、记者和学者的记载,这些“他者”的外部视角,不仅能补全本土史料中常被忽略的生活细节,也提供了宝贵的跨文化参照;陈晓卿则从影像叙事出发,指出无论是内部与外部视角的交替,还是文字与影像等不同媒介的融合,其目的都是为了还原一个生动而立体的历史场景。两人都认为,历史是由无数普通人的生命经验构成的,真实的历史永远扎根于具体的人和地方,这些地方性并非视野的局限,反而成为通往普遍性的桥梁。
作为国家图书馆精心打造的阅读推广品牌,“文津阅新”自2024年4月推出以来,依托优质新书,创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,受到社会广泛关注。(完)
热门评论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特朗普自曝被控33项罪名,要求检察官“起诉自己”32048
- 2成都大运会水球、篮球、排球抽签结果出炉26909
- 3首届“艾青诗歌奖”在浙江金华颁出 中国诗坛集体致敬艾青25933
- 4香港机场2月处理旅客量210万人次同比升24倍20465
- 5印尼炼油厂发生爆炸 致9人受伤19748
- 6全球变暖如何影响喜马拉雅冰湖?科学家发现过去20年冰损失被低估27亿吨17287
- 7马岛主权问题,英方不能装聋作哑14523
- 8国际最新研究:文艺复兴“古典大师”油画或加入蛋黄等蛋白质13011
- 9“漠南盐池”蝶变“生态名片”:察汗淖尔湿地“颜值”飙升12074
- 10首届“艾青诗歌奖”在浙江金华颁出 中国诗坛集体致敬艾青12045






